专注于胶粘剂的研发制造
嫦娥奔月”是我国美丽而古老的传说,飞离地球、遨游宇宙、进入太空是人类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光荣与梦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圆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在升空的瞬间,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胶粘剂团队成员的心情比观众更为激动,因为在这艘载人飞船上,座舱、地板、天线、太阳能电池板、返回舱等主要部位的10种特种结构胶粘剂都是由胶粘剂团队自主研制完成的。这是比任何一次任务都艰巨的挑战,反复的实验及长时间地接触刺激性溶剂让科研人员裸露的皮肤受损。伴随神舟五号的升空,团队伙伴们擦拭着激动和自豪的泪水,异口同声地说“值!”近日,记者走进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走近这些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奋斗、刻苦钻研的最可爱的人。
来到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的科研楼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速度快,科研人员匆匆拿着各种试剂和样品在各个实验室之间穿行,甚至用语言交流表达的节奏都很快,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忙碌的工作状态。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曲春艳研究员,她介绍说,从事祖国的“粘接”事业,项目就是命令。
为了不给大型工程拖后腿,胶粘剂团队成员经常加班加点,连续几天住实验室、一日三餐吃盒饭是常有的事。就是靠着这种顽强拼搏,团队创造性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由于工作需要,他们经常要深入到胶粘剂应用企业进行项目调研、应用实验和现场指导,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及时解决了许多生产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用踏实肯干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曲春艳说,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一款胶粘剂的生产从最初的方案论证、调研到最后通过几次评审可能要花费多年时间。而她最近正在承担的项目,仅需一公斤胶粘剂,用在两平方米的元件上,虽然从市场角度这款产品或许是不挣钱的,但国家的航天工程有需要,我们就要通过科研攻关将它制作出来,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航空航天器建设,就如同建造钢筋铁骨的机械战舰,石化院的工作就是给钢筋铁骨装备上坚固的‘韧带’,看似微小却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王阳介绍说,石化院承担了我国从“六五”到“十三五”期间航空航天几乎全部国产化配套胶粘剂重大攻关任务,研制的特种胶粘剂和配套胶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重点领域,配套率达75%以上。该院一整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性能超出国外同类技术水平。多个系列技术成果替代进口,打破国外封锁,实现国产化。
在另一间实验室,特种胶粘剂与密封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绪刚研究员正在和哈飞集团的几名技术人员,一同用低密度胶对C919客机舱门进行局部加强的测试。这项工作不仅要发挥胶粘剂的粘接功能,还要发挥出它的支撑作用。张绪刚说,虽然胶粘剂在航天大系统中默默无闻,但却为系统的正常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院长李晓冰介绍说,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12月,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东北石油化学研究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开发类科研机构,中国最早从事高分子胶粘剂和密封剂研发的单位之一,胶接与密封材料的研发和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其中特种结构胶接材料研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50多年来,石化院已取得科研成果近800项,获奖科研成果21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授权国家发明136项。260余项自主研发的专有技术应用于系列直升机、大型飞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天宫飞行器、嫦娥系列卫星等。
来源:黑龙江日报